首页3 首页2 首页1
移动端banner-m1 移动端banner-m2 移动端banner-m3
智慧热力建设方案
来源:时间:2020-8-29 9:41:46 作者:

1章 项目概况

1.1 项目概况

 我国城市供热计量收费基本情况是:热源单位与供热企业的热量结算绝大多数仍使用落后的孔板流量计进行计量,很难谈上“准确”二字;供热企业与热用户根本没有计量仪表,仍按传统的落后的建筑面积进行热量结算收费。既不科学又不公平合理。现在,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8.6亿多平方米,已形成一定规模。因此,城市供热不实行计量,就会造成能源浪费,投资增多,供热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差,供热效果不好,直至造成热用户拖欠热费,供热企业运行困难等严重问题。

城市居民住宅改革成功,为供热计量收费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今后房屋使用权和所有权归职工个人所有,其附属实施水、电、气早已按供需双方直接交易计量收费,唯有供热还保留着福利“包烧制”按面积收费,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必须实现计量收费。

集中供暖智能监控系统是大势所趋。在满足基本供热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减排更是大势所向。本项目针对武威市集中供暖的实际情况,拟对 16.8万户供暖用户进行改造,增加热计量(热计量流量表+配对温度变送器)、结合综合布线,增加控制器获取传输单元数据传输至监控系统,实现武威供热参数的监控和自动调节,改善因热力工况失调、水力工况失调等出现的各种问题,使供热系统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改善之前出现的各种供热问题,力求在满足使用者要求的同时,节能减排,促进社会的经济效益。

 

2 现状分析

供热计量经过近十年的推行,已经在各个地方的众多热力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宝贵的运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些地方标准与规范,主要如下:

QQ图片20200829094231.png

《建设部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l0年规划》明确指出,“对集中供热的民用建筑安设热表及有关调节设备并按表计量收费工作;1998年通过试点取得成效,开始推广,2000年在重点城市成片推行,2010年基本完成。”为了达到规划的要求,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2.1单位用热计量:

1)原有建筑物(包括单体和群体建筑物)从2000年开始三年内完成计量装置的安装和改造,有条件的单位应加快进度早日完成。

2)新建筑物,凡是2000年开始新建的必须安装供热计量设施,如不安装,供热企业不予以供热。

2、居民住宅供热计量

1)新建居民住宅A、凡是2000年开始新建的商品房住宅必须安装供热计量设施,否则供热企业不予以供热。B、凡是2000年开始新建的经济适用住宅,各城市根据实际情况抓紧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到2003年必须全面实现供热计量收费。

2)原有居民住宅,各省、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到2010年全部改造完毕,实现供热计量收费。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争取用3—5年的时间提前实现供热计量收费。

 


3章 设计依据

本项目统设计以以结合国际和国内的行业标准及规范为原则编制。

设计依据的标准如下:l

ISO《国际标准组织》 l

BS《英国标准》 l

JIS《日本标准》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l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l

DIN《德国标准》 

ASTM《美国试验及材料协会》 l

GB《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同时我们还满足:

  1.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89 

  2.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90 

  3.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38—90 

  4. 《供热工程术语》     CJJ55—93 

  5. 《板式换热机组》     CJ/T—2004 

  6. 《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CJJ/T88--2000

  1.  方案设计依照以上标准。

  2.  设备选型遵守以上标准。 

  3.  交工验收满足以上标准。

    针对上述情况,现欲对供热系统进行热计量节能改造。节能改造设以现场调查,并结合国际和国内的行业标准及规范为原则编制。

    所提供方案的设计依据为:

  1.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28—89 

  2.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90 

  3.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38—90 

  4. 《供热工程术语》     CJJ55—93 

  5. 《板式换热机组》    CJ/T191-2004 

  6. 燃气(油)锅炉房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2002

  7. 燃油燃气锅炉运行与管理  冯维君主编  中国劳动出版社  2002 

  8. 《北京市供热计量技术导则》

    9、北京市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    2010 

    10、北京市既有节能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项目管理办法   2011   

    对供热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应遵循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所增加和改造的设备均安全可靠,安全等级不低于原系统的级别;

    可恢复性原则:系统进行局部改造不影响原来的整体效果,改造后系统可以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系统中运行,即不破坏原有系统,可以恢复到原状运行。


4 热计量政策与法规

直至2009国务院颁发《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中央政府推行热改的力度越来越大。各地政府也大力推动改革,推行供热计量收费试点,行业里也先后出台了很多地方标准、导则和指南。 

相关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38条: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

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2.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18条、第29条: 

第十八条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计量装置。居住建筑安装的用热计量装置应当满足分户计量的要求。计量装置应当依法检定合格。

第二十九条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和用热计量装置;对公改造,还应当安装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用电分项计量装置。政策文件:

3. 2003年,建设部等八部委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文件。

4. 2005年,《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 5. 2006年,《关于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6. 2008年,《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供热计量技术导则》、《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改造验收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政策。 

7. 2009年,住建部发布行业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 173-2009 

8. 2010年,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意见 》。

5 TSM-01C热计量

为了便于按实际耗热量计费、节约能源和满足用户对采暖系统多方面的功能要求,热计量热水采暖系统应运而生。供暖热计量即对供暖系统中的用户所消耗热能进行计量,并按热量收费。为了能够真正实现按需供热、合理收费和达到节能的目标,实行热计量的系统应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

1)室外供热管网有足够的供应能力,能保证用户对供热参数和流量的要求。

2)设置热量计量系统、能实现用热量的计量(累计)和分配。

3)热水供暖系统及其配置应能与所采用的热计量装置和热费分摊方法匹配,系统和用户散热器的供热量(用热量)应可控、可调。

 

经过现场勘查与设计分析,武威热力公司热计量改造拟采用3项节能技术: 

  1. 用户热计量TSM-01C供热计量节能调控系统是一套将供热计量管网压力与用户室温调控完美结合的分户计量解决方案。

  2. 计算机集中监控管理技术。通过节能改造后在管理上可以做到:通过能上网的计算机或手机实时远程监控锅炉房房的供热运行情况,一旦有异常情况,都可以做到实时报警;通过手机短信也可以得到供热运行情况以及异常报警;通过供热运行专家系统得到供热报告、供热优化运行方案等。

  3. 管网三维可视化技术。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供暖真实环境,构建供暖系统虚拟三维场景。通过对接管网系统的数据,数据和空间位置的相融合、虚实相映,实现数字孪生智慧供暖管理体系。

     

5.1供热计量节能调控系统组成

TSM-01C供热计量节能调控系统由温控器、楼栋热量表(含智能控制阀压力检测器热量结算管理中心个部分组成。

户内温控器:户内温控器与智能控制阀门之间通讯采用无线的方式,不需要在用户室内进行安装布线,对热用户无任何干扰。

QQ图片20200829094610.png


楼栋热量表(含智能控制阀):

TSM-01C 无线智能热量表支持流量采集、热量采集、进回水温度采集、支持和控制阀设置自动化、阀门开合度调节等特性,具体参数如下

 QQ图片20200829094707.png

QQ图片20200829094741.png

QQ图片20200829094815.png


热量结算管理中心:采用TSM-01C计量温控系统软件,该软件具有热量自动抄表、自动热量结算、用户信息管理、缴费自动提醒、欠费

 

5.2管网三维可视化

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供暖真实环境,构建供暖系统虚拟三维场景。通过对接管网系统的数据,数据和空间位置的相融合、虚实相映,实现数字孪生智慧供暖管理体系,同时通过移动端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实现缴费、述求、办理业务、通知公告的一体化平台。

本方案的建设目标如下:

  1. 利用三维可视化、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技术帮助用户提高供暖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向着智慧化、可视化方向转变。

  2. 依托可视化供暖管理平台,场景、设备、数据真实再现,三维化的管理系统,极大提高供暖系统的管理效率和后期的维护水平。

  3. 通过现场视频实时监控,物联网远程感知监测,取代人工巡查巡检、手工记账传统运营方式,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4. 利用供暖管网数据和状态分析功能,实时诊断供暖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通过智能告警可视化、定位技术手段,保障供暖系统的运行安全


网站只展示部分方案内容,详细方案请咨询我公司!

 

上一篇:智慧热力解决方案

下一篇:没有啦